在光通信網絡中,光模塊作為核心組件,承擔著光電信號轉換的關鍵任務。隨著網絡復雜度的提升,智能光模塊的需求日益增長,其中數字診斷監控(DDM)技術成為保障網絡可靠性的重要手段。作為中國光纖通信領域的領軍企業,北京光潤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(GRT)通過自主研發與技術創新,不僅推動了國產光模塊的突破,更將DDM技術深度融入產品體系,為航空航天、軍工等高要求場景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。
中國光通信的自主化標桿
光潤通自2009年成立以來,始終以“自主創新”為核心戰略,逐步構建起覆蓋光纖網卡、光模塊、波分設備等全鏈條產品矩陣。公司憑借國產化芯片研發能力,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,其產品適配飛騰CPU、麒麟操作系統等國產軟硬件生態,并通過軍工級品質認證。
在光模塊領域,光潤通推出了高速率、低功耗的系列產品,廣泛應用于數據中心、5G通信等領域。其產品不僅具備卓越性能,更通過嚴格的兼容性測試,與華為、思科等主流設備無縫對接,展現了強大的技術整合能力。
DDM技術與光潤通的智能化實踐
數字診斷監控(DDM)作為智能光模塊的核心技術,通過實時監測溫度、電壓、光功率等關鍵參數,扮演著“健康管家”的角色。其功能涵蓋壽命預測(通過激光器偏置電流變化趨勢預判器件老化)、故障定位(結合異常數據區分模塊或線路問題)以及兼容性驗證(確保模塊工作環境符合標準),顯著提升了網絡的可靠性與運維效率。光潤通將這一技術與國產化創新深度結合,打造出差異化競爭力:在軍工領域,其光模塊通過DDM實時監控接收光功率和溫度,保障了天宮一號、火箭軍等項目在極端環境下的數據傳輸穩定性,例如通過光功率反饋控制避免過載損壞,同時延緩器件老化;在國產化適配中,光潤通的DDM功能與飛騰CPU、統信UOS等國產軟硬件生態無縫對接,支持定制化告警閾值設置,可快速識別非標設備風險,滿足政務、金融等場景的嚴苛需求;此外,結合遠程診斷能力和24小時技術支持,光潤通實現了高效運維閉環,大幅降低現場維護成本。通過將DDM技術與自主研發芯片、軍工級品質標準深度融合,光潤通不僅提升了產品智能化水平,更為中國光通信產業的自主可控樹立了標桿。
國產化生態與DDM技術的協同創新
光潤通的技術突破不僅體現在產品性能上,更在于其對國產化生態的構建。公司自主研發的DDM算法與國產芯片深度結合,實現了從硬件到軟件的全鏈路可控。例如,在國產服務器網卡中,DDM數據可直接對接統信UOS系統管理平臺,為數據中心提供端到端的健康監控方案。這種“國產芯片+自主診斷”的模式,為中國光通信產業的自主可控樹立了標桿。
智能化與全球化并進
面向未來,光潤通計劃進一步優化DDM技術,探索AI驅動的預測性維護,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故障預判精度提升。同時,公司將持續拓展全球化布局,參與國際標準制定,推動國產光模塊走向世界。在“光聯天下,潤通你我”的愿景下,光潤通正以技術創新為引擎,助力中國光通信產業在全球競爭中占據高地。
從突破芯片封鎖到引領DDM技術應用,光潤通的成長歷程印證了自主創新的力量。通過將數字診斷功能與國產化生態深度融合,光潤通不僅為客戶提供了高可靠的光通信解決方案,更推動了中國高端光產業的健康發展。在數字經濟與自主可控的雙重浪潮下,光潤通有望成為全球光通信領域的技術引領者,書寫民族企業的嶄新篇章。